用借代手法造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0 18:44:56
用借代手法造句

用借代手法造句
用借代手法造句

用借代手法造句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例如: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鲁迅《有的人》)   例①中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例如: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例1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例如:1.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例1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
例如:1.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例1中第二个“李公朴”,代指不怕流血牺牲,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战斗的人们.

一个红帽子一下子跑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