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完成情况【重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完成情况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9:01:09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完成情况【重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完成情况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完成情况【重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完成情况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完成情况
【重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完成情况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完成情况【重点】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各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完成情况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任何年龄段的教育失误,都会给一个人的终生发展造成障碍.它也告诉每个人你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的心理品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多在哪个年龄段形成的,给你以反思的依据.
⑴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动物,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⑵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⑶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⑷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⑸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一种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持续性和同一感(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
⑹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埃里克森把爱定义为"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⑺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在这一时期,人们不仅要生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这是一个人对下一代的关心和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人们将获得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
⑻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由于衰老过程,老人的体力、心车和健康每况愈下,对此他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适应,所以被称为自我调整对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老年人对死亡的态度直接影响下一代儿童时期信任感的形成.因此,第8阶段和第1阶段首尾相联,构成一个循环或生命的周期.
埃里克森认为,在每一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中,解决了核心问题之后所产生的人格特质,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各个阶段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就算完成了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了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发展.他提出了8个阶段,认为每一个人都经历这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人格发展都至关重要.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或后来的岁月中,新生儿完全处在周围人的慈爱中.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都是他们人格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对受到适当的爱和关注的儿童来说,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近的.然而,有一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
(2)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
一周岁以后,儿童想要知道是谁使他们与外界联系起来?外界的哪些东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什么东西控制着我?大多数儿童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自主性”的意识.他们感到有能力,是独立的,他们有了强烈的个人操控感,有自主感的人自信能够在障碍之海顺利航行,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然而,和阿德勒不赞成溺爱孩子一样,埃里克森发现,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的自主性的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他们对自己感到不确定,变得依赖于他人.
(3)主动性对内疚
随着儿童开始与其他儿童交往,他们面临着进入社会生活的挑战.儿童必须学会怎样与其他人一起玩、一起做事,怎样解决不可避免的冲突.儿童通过寻找游戏玩伴以及参与其他的社会性活动,他们的主动性得到了发展.他们学习怎样设定一个目标,通过说服来处理挑战;他们发展了企图心和目的感.不能很好地发展主动性的儿童,在这个阶段会产生内疚感和退缩性,他们可能缺乏目的感,并在社会交往或其他场合很少表现出主动性来.
(4)勤奋对自卑
大多数儿童进入小学时,都会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但不久,他们发现开始与别的孩子展开了竞争——为学习成绩、为得到大家的欢迎、为引起老师的注意、为体育比赛中的胜利等.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将自己的聪明和能力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如果儿童体验到了成功,他们的竞争意识就会不断增强,这为他们今后成为积极的、有成就的社会成员铺平了道路,但失败的体验,会使儿童产生一种不适当的感情,对今后的创造与生活都期望不高.正是在这个时期,在青春躁动到来之前的少年时期,我们形成了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也可能形成了自卑感和对自己天分和能力的低评价.
(5)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
很快地,我们到达了青少年阶段,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是进入成年期的短期准备阶段.青少年阶段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以前只是对游乐场感兴趣,遇到的问题也很简单,现在,突然要应付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了,这种跨越造成的混乱使青少年感到烦恼甚至痛苦.埃里克森清楚地看到了这几年的重要意义.年轻人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是谁?”如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形成了,他们对个人价值和宗教问题能独立做出决定,理解了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但是,很遗憾,有许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相反,他们出现了角色混乱.
(6)亲密对孤独
当亲密关系的发展成为最根本、最重要的时候,青少年就步入了埃里克森模式中的下一个阶段:发展亲密关系.年轻人开始寻求一种特殊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发展他的亲密感,并在情感方面得到成长,亲密感发展的结果一般是结婚,或是对另一人的爱的承诺,但也可能有别的结局,例如两人一起分享亲密感而不结婚,也可能很不幸,与人结了婚却没有亲密感.在这一阶段不能形成良好的亲密感的人,就会面临孤独感.他们可能经历了很多次肤浅的关系,但从来没有在真正的密切关系中获得情感满足.有些人甚至回避需要情感承诺.独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面之处,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令人愉快,但假若一个人不能超越这种生活方式,就会导致情绪和个人满足感发展的严重滞后.
(7)繁衍对停滞
进入中年,人们开始关心下一代.父母们发现,他们通过对孩子的教育,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没有子女的成年人通过与年轻人的接触也会感到这种生活的丰富.例如,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志愿去帮助青年团体,或者照料兄弟姐妹的孩子,没有形成这种繁衍感的成年人会陷入一种停滞感当中,它表现为一种空虚感和对人生目标的怀疑,我们都看到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生活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遗憾的是,还有些父母,他们从教育孩子中很少获得快乐,而是充满了厌烦,对生活感到不满.在孩子发展中不能展示自己的潜力,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可悲的.
(8)自我整合对失望
大多数人到老年时都能保持原来的状态,但埃里克森认为,老年人还有一种危机要克服.过去的岁月和经历,走向死亡的必然性,使老年人要么达到一种自我整合,要么产生失望感.以满足的心情回忆往事的人,将以一种完善感走完最后的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写到:“人对唯一的一次生命,是将它作为不得不是这个样子而接受的,是将它作为必然的、不允许有其他替代物而接受的,是以人的生活是人自己的责任这样一个事实而接受的.”不能形成这种良好整合的人会落入失望的境地.他们认识到现在时间是太少了,年轻人拥有的选择和机会,他们都没有了,一生已经过去,他们希望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重新生活一遍,这样的人常常通过对他人的厌恶和轻蔑来表达他们的失望.生活中没有什么东西比一个老年人的失望更悲哀,也没有什么事情比一个充满完善感的老年更令人满足.
——(美)Jerry M.Burger: (2004)《人格心理学》(第六版),陈会昌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五章,第78-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