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旳"这个字怎么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21:02:29

"旳"这个字怎么读?
"旳"这个字怎么读?

"旳"这个字怎么读?
旳[旳、的、馰,读音作dì(ㄉㄧˋ),亦可读作zhuó(ㄓㄨㄛˊ)、xiǎo(ㄒㄧㄠ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行字,出自古代对子女排行的称谓,属于以末行字为氏. 旳,就是“的”的古体字.在典籍《易·说卦》中解释:“旳,今作的.”本意就是“光明”、“白”,以及衍申的“点”、“子”、“籽”等. 古代,人们将莲蓬中孕含的莲子就称作“旳”,“群旳卧中”,指的就是莲蓬. 古人不需要计划生育,如若一个母亲能生育数个孩子,旁人皆会羡慕的不得了,因为那是家族兴旺发达的象征,这些孩子就称之为“群皛”.“皛”,明也,义给家族带来光明,而最小的一个孩子就称作“旳”.多子家庭,在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往往也是肤色最白皙的一个. 因而有行末之子以“旳”为名字或姓氏者,称旳氏,读音作xiǎo(ㄒㄧㄠˇ). 第二个渊源:源于地名,出自汉朝时期青州平旳县王氏家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平旳,古县名.在史籍《前汉·地理志》中记载:“平旳县,属靑州.” 青州,在古代是《禹贡》中的“九州”之一,位于今山东半岛中部,泰山以东至渤海湾的广大区域.汉朝初期的古平旳县在今山东省平度县一带. 王莽篡汉时期,有平旳县的王氏族人羞与同朝,以所居之地名改王氏为旳氏,读音作dì(ㄉㄧˋ).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古代妇女生理标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旳,是古代妇人点饰额头的标记. 古代的婚后女子,每当月经来潮之时,为提醒丈夫得知,而又不好口述,便在额头上用丹红点一个密排的三角点,称作“额旳”,以避房事.后有专职为妇人点额的匠妇,饰点其旳,装饰得非常美观漂亮. 传说,这种专职为妇人点额的匠妇,后来发展到其所饰之“旳”能在其月经净没时自动消失,甚是神奇. 在史籍《史记·五宗世家程姬注》中记载:“旳,以丹注面,妇人有月事,妨于进御,难于自言,故点旳以见.谓有月事者注面,灼然为识.” 后来这种“旳母”被引入帝王国君的宫中,成为受领俸禄的内宫女官,称作“旳母”.封建帝王后妃众多,原来无法掌握其月事时间,难免尴尬,以至于恼羞成怒,有许多嫔妃因此而被打入冷宫.有了这种“旳母”,帝王国君们一见便知,避免了许多内宫不快. 在“旳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母的职业或官位为姓氏者,称旳氏,读音作zhuó(ㄓㄨㄛˊ),世代相传至今. 注: 古代的“额旳”专饰月经期的女子,后来发展到凡少女初潮后即点“额旳”,既美观,又提醒世人以告其成年了.但月经净潮后即清洗干净,不再留在额头上.这逐渐成为一种约定成俗的定制. 今“额旳”成为普遍的女子面部装饰,有的甚至永久性地纹定在额头,不晓得她们是否知识匮乏,或在展示什么?难怪许多稍有历史知识的人见到后,皆会喷饭不止,大跌眼镜. 第四个渊源:源于动物,出自古代北方民族的馰,属于以动物名称为氏. 旳,在古代北方民族中专指“馰”,就是全身皆为枣红色、棕黄色、黑色,而仅在额头上有星点白色额毛的骏马,又称之为“戴星马”.在典籍《易·说卦》中记载:“旳,其于马也为的颡.额有白毛,今之戴星马.中作馰.” 传说,凡为“戴星马”,皆体力强劲,耐力持久,奔跑疾如闪电,而且忠于主人,因此深受马背民族的爱戴. 在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中,即有以“戴星马”引为姓氏者,如蒙古语中的“呼兰赫”、满语中的“伊兰呼勒”,汉化即称旳氏、或称馰氏,旳氏读音作dì(ㄉㄧˋ). 二.郡望: 青州:青州得名甚早,在古代是《禹贡》中的“九州”之一,位于今山东半岛中部,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广大区域.《禹贡》中记载:“海岱惟青州”.上古时期为东夷之地.至夏、商王朝时期,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西周初期封吕尚为齐侯,地始归于齐国,之后历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国所属.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驻广县.东汉时期为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在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部,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曹嶷弃广县,筑广固,为青州刺史治.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慕容德攻陷广固,定为南燕国都,这也是山东唯一一个作为朝代首都的地方.后南朝宋武帝刘裕灭南燕政权,夷广固,筑东阳城,置北青州刺史治于此.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公元469年)拔东阳城,仍为青州刺史治.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增筑东阳城南郭,即南阳城.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7年)迁益都县治于东阳城,移青州府治于南阳城.隋朝时期为青州总管府治,后改为北海郡治.唐朝初期复为青州总管府治,后又改为北海郡治.宋朝时期为京东东路路治.金国时期为山东东路益都总管府治.元朝时期为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明、清两朝时期,为青州府治.民国时期为益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州归昌潍地区(今山东潍坊)管辖,1986年撤县改为青州市.2003年全市辖六个街道、十五个镇,即王府街道、益都街道、昭德街道、王母宫街道、东坝街道、云门山街道、弥河镇、王坟镇、五里镇、庙子镇、邵庄镇、普通镇、东高镇、高柳镇、朱良镇、何官镇、口埠镇、东夏镇、谭坊镇、郑母镇、黄楼镇;山东青州经济开发区. 平旳县:即今山东省青岛市的平度县.夏王朝时期为莱夷地,属青州.商王朝时期属莱国地,属营州.西周初期为莱国之堂邑(今唐田乡),属幽州.春秋初期为齐国之堂邑,战国时期为齐国之堂邑和即墨邑.秦朝时期改置即墨县.汉朝初期为平旳县,后为即墨、郁秩、卢乡、平度、下密等县称,隶属胶东国.魏、晋时期均隶青州.南北朝时期先隶属于青州,后改隶属光州.隋、唐、宋、元诸朝时期为胶水县.明、清两朝为平度州,属莱州府,隶山东丞宣布政使司.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改平度州为平度县,隶莱州府.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莱州府废,平度县改属胶东观察使.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属胶莱道.民国二十五~二十六年(公元1936~1937年)改为直属山东省.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被日寇占领,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2月成立日伪平度县公署.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9月,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大泽山区,成立了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由平度县析置平西、平南两县,均属南海地区行政专员公署,隶胶东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平度和平西改属西海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由平南县析置平东县.平南、平东均属南海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民国三十四~三十八年(公元1945~1949年)曾置平度、平西、平南、平东丝县.1950年,胶东行政公署撤销,四县改属莱阳专署.1952年,平南县改为蓼兰县.1953年10月,平西、蓼兰两县合并,称蓼兰县;平东、平度合并称平度县;均属莱阳专署.1956年6月,平度、蓼兰合并称平度县,改属昌潍专署.1980年昌潍专署改称潍坊专署,平度县仍属潍坊专署.1983年10月,平度县划归青岛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