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冷战后的中美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1:03:48
如何认识冷战后的中美关系?

如何认识冷战后的中美关系?
如何认识冷战后的中美关系?

如何认识冷战后的中美关系?
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变化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苏东剧变,冷战几十年来形成的铁幕再一夜之间遭到毁灭,苏联的解体将美国的全球战略瞬间打乱,一时还茫然无措的它不得不重新制定以其为中心的全球战略,以继续维持其全球霸主的地位.冷战的结束使得中美关系成为冷战后变数最为复杂的一对关系之一,而这关系的演变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一. 对抗阶段(冷战后到1994年6月)
  由于苏联解体,美国内占主流的意见错误地认为,美国在战略上已经不需要中国了,不必再为了安全利益而回避与中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其中最极端的看法甚至认为,中国是最后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是冷战后美国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目标.
  于是199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就对华政策展开了激烈的辩论.1993年夏,相继发生了“银河号”事件;阻挠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等事件,致使两国间的气氛极度紧张.然后1994年5月26日,克林顿宣布继续延长中国的最惠国地位而不附加任何条件.从而宣告了克林顿政府初期对华政策的破产.
  二.过渡阶段(1994年夏至1996年春)
  随着克林顿政府初期对华政策的破产,美先是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威胁对我国实行制裁.同时在日内瓦人权会议上大肆攻击我国政府侵犯人权,企图促使大会通过一项指责我国的决议案.两国关系再次出现波动.
  再来是台湾问题.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根据形势的发展,逐步调整对华政策和对台政策,两者的调整基本上同步进行,但以对华政策为主轴线.美国对台政策带有明显的两面性.它既希望保持中美关系台海两岸问题的稳定以维护其根本利益,同时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台湾当即的分离主义政策.因此,在台湾问题上,美国的政策存在严重的矛盾,经常导致它在两岸关系上的失误.美国试图利用台湾的“民主化”来影响亚太地区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美国要确保台湾的安全,实际上就是要显示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影响力,利用台湾牵制中国 ,制约中国的发展.
  三.全面接触阶段(1996年5月2001.9.11)
  克林顿在堪培拉声称,他在第二任期将努力与中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接着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在马尼拉举行会晤,克林顿重申美国愿与中国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 .从1997年秋季至1998年夏季,中美两国首脑实现了互访,双方同意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四.寻求合作阶段(2001.9.11至今)
  21 世纪,中美两国在经济总量方面的差距将会大幅度缩小,世界多极化的局面有可能最终形成.因此,中美关系存在着极大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前,可以说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两国最终时走向建设性的伙伴关系,还是走向战略竞争对手,甚至时破坏的对抗关系,取决于诸多因素.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爆发为美国调整对华政策提供了契机.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了WTO.2001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布什成为美国历史上,任内访问中国最多次的总统.
  奥巴马当选总统后,伦敦金融峰会第一次“胡奥会”,双方确立共同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同时建立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第二次“胡奥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双方就中美关系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重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面对世界媒体,胡锦涛说,中美两国“将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
  面对世界媒体,奥巴马说,“美中关系从未像现在这样对我们共同的未来如此重要”,“美国欢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位已经从模糊到清晰,中美关系是“利益攸关方”和“建设性合作者”.中美合作的领域在不断拓宽和加深,两国关系的全球性意义更加彰显.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度达到新的高度,共生性和对称性更加凸显.在新的格局下,中国与美国的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环保等全球性挑战.
  我是吴亚敏,这是我从百度文库里找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