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谈谈对陶渊明《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解读和体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2:22:15
请谈谈对陶渊明《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解读和体会.

请谈谈对陶渊明《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解读和体会.
请谈谈对陶渊明《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解读和体会.

请谈谈对陶渊明《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解读和体会.
第五首“结庐在人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广为后人传诵,反映了诗人归田前期的志趣和情怀.这是一首具有诗的鲜明形象和悠远境界,又蕴含着某种宇宙人生之理的哲理诗.诗中用了“真意”、“忘言”等玄学用语,更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理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四句诗,实际上是讲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即生活在现实中的人能否超脱于现实之外的问题.当时道教盛行,宣扬生命“无极”论,说什么只要导养得法,人就可以得道成仙,不但精神不死,肉体也能久视长生.那时,或竦身云霄,或潜泳江海,茫茫恢廓的宇宙,就可任你逍遥翱游了.也就是说,神仙的身形和精神都是超生死、超时空的.陶渊明对这种神仙妄说素抱否定、批判的态度,他认识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即使后来陷入生活的绝境,也决不到神仙世界去寻求精神安慰.因而他弃官而不弃世,归田而不隐遁山林.其实,他所归隐的田园,对官场来说是“隐”,于广大农村现实而言,则不但不是“隐”,倒是步步接近了.这是一方面.然而,他却相信,人的思想或精神,可以孤立地自我净化,或者说,能够超脱于现实之外.这四句诗就是讲这个道理.“结庐在人境”是说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车马喧”指人世间各种烦人的尘杂,也是世人为富贵荣华而奔竞的形象写照.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就因为能做到“心远”.“心远”就是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一个人丢掉了物欲,断绝了尘想,精神就远远超出于尘世之外了.他在《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一诗中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形迹常常身不由己,只好任其自然;但人的内心世界却可以超现实而恬澹虚静.这种渴求精神上超现实的幻想,与当时流行的说法:“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晋书·隐逸传》),都是当时人们力求从内心苦闷中解脱出来的一种主观愿望.然而,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又想屏居于现实矛盾之外,那事实上是办不到的,说穿了,不过是自我排遣或解脱的另一说法罢了.这就是所谓“心远”的实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又逢山气特佳,飞鸟投林的黄昏,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和融淳净;此时的诗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他的心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这里,“采菊”二句主要突现诗人乐得其所的“悠然”心境;“山气”二句则明显寓有“众鸟欣有托”的意兴.两者的情趣是相通的.这种主观心境与客观环境的浑融妙合,后人概括为“意与境合”,或“意与境浑”.在诗中,这种主、客两方的交感,主要靠那个“见”字生动地表现出来.苏东坡说,俗本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而着一“见”字,“意境全出”.奥妙究竟在哪里?我以为“见”字之得,主要得之于无心,能使“意”、“境”妙合自然;而“望”字之失,主要失之于有意,有意则不自然,故破坏了全诗的悠然气象.
然而,从诗的艺术构思上说,“结庐”四句讲超脱,“采菊”四句表现“意与境会”,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前面说过,陶渊明讲超脱,只限于个人的精神或心境,即所谓“心远”而已.他认为,要使自己的“心”不受世尘的污染,不受“车马”的喧扰,那就必须痛下决心,放弃功名利禄的追求,返回农村田园,去过躬耕自食的生活.这是挣脱世俗精神枷锁,获得心灵自由解脱的必由之路.而人的心境,如能净化到同大自然一样的纯洁、和融、浑朴,那就达到了最理想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心远”的极致.“采菊”四句诗讲的,正是“心远”达到极致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向读者表明:人的主观心境与大自然的客观环境真正浑然妙合了,人的精神也就从尘世之累中彻底地解脱了.诗人在东篱下采菊,他的身形固然属于现实世界,但他当时的心境却“悠然”到与大自然冥会妙合的胜境.可见,前四句是提出问题,并作了结论性的回答,后四句才用诗的形象具体表达这一诗的主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指“采菊”四句所表现的意境.“真意”的“真”,在玄学家的概念中,与“自然”是相通的,“真意”就是自然的意趣,它概括了“采菊”四句所表现的意境的本质特征,故清人吴淇说它是“一篇之髓”(《六朝选诗定论》卷十一).从诗人主观方面说,采菊东篱,悠然自得,这是对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领悟;从庐山一带傍晚的自然环境说,一切都显得和融浑朴,充满生机,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诗人的悠然情怀与眼前的自然气象,都合于自然之道,因而,主、客二方也就冥会妙合了.这其中的妙谛,在诗人看来,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故曰“欲辨已忘言”.“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所谓“得意忘言”,是说“言”、“象”是得“意”的工具或手段,得“意”不能离开“言”、“象”;然而,“言”、“象”只是现象,“意”才是事物的本质,故要真正领悟“意”的真谛,又不可凝滞于“言”、“象”,而应忘言忘象.在这首诗中,诗人从“采菊”四句展示的具体“言”、“象”中所领悟到的“意”,就是一个“真”字.他认为,“意”既已得,其余辨说都是多余的了;不然,或如《庄子·齐物论》说的:“辩也者,有不见也.”(“辩”与“辨”通)辨说愈多,“意”反而会被“言”、“象”所淹没.这两句结尾,既点破了全诗的意趣在一个“真”字,又留下不尽之意让读者去体味,这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人间词话》)了.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表现的“真意”即自然之趣,既表现为山水田园的具体“自然”,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抽象“自然”.在这里,山水田园的描写不是当作表现诗人心灵“自然”的背景而存在;两者在诗中是浑融混一,难辨彼此的.这种“意与境浑”的艺术境界,乃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一句话,是虚与实在诗歌创作上的辩证统一.它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殊艺术效果.

在陶渊明之前,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只是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真正的审美活动是从感知活动开始的。归隐后的陶渊明完全被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田园图景所吸引:袅袅的炊烟、郁郁葱葱的桃李、狭长的乡间小道、庭院中正在盛开的菊花,所见所闻,无不“悦耳悦目”,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感性的愉悦。眼前的美景一下子勾连起作者内在的情绪,按捺不住心底的冲动去采菊。“采菊...

全部展开

在陶渊明之前,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只是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真正的审美活动是从感知活动开始的。归隐后的陶渊明完全被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田园图景所吸引:袅袅的炊烟、郁郁葱葱的桃李、狭长的乡间小道、庭院中正在盛开的菊花,所见所闻,无不“悦耳悦目”,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感性的愉悦。眼前的美景一下子勾连起作者内在的情绪,按捺不住心底的冲动去采菊。“采菊”诗意化的动作中,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菊之于渊明,犹兰之于屈子。在其诗文中经常写到的具有现实与象征双重意义的景物就是松与菊,他还在家中东园栽种松菊。陶渊明对松菊特别爱好,以致植于园中,终日相对的原因,就是诗人所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其二》)菊不仅经霜不凋,而且迎寒独放。菊之高洁,特立独行,坚守节操的美德成为诗人伟大人格的象征。采菊既暗喻了作者对高尚节操品格的持守,同时又表明了对完全纯粹源于自然的美的期待与认可。
可以说,“心远”为陶渊明这位审美者进入美的化境奠定了基础,采菊则是契机,诗人一时兴起,采菊东篱,而偶一举首,无意中欣赏到南山的美景: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青霭之中,益发显得佳妙神奇,暮色中有成群的鸟结伴而归。南山之景可观可书者多矣,诗人独独选择了“日夕”“飞鸟”的意象,其中蕴含着更深的意蕴。日夕之时,喧嚣一天的万物即将归于寂静,正如作者在《饮酒二十首》中说的:“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诗经》中不也有“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鸡栖于埘”吗?一切的一切都该回归了。沉醉在此情此境中的诗人,眼望急归的飞鸟,蓦地触动了那内心深处执着的田园之情、自然之恋,我也该归了,挣脱那“樊笼”的束缚,回返这真朴自由的大自然,静静地体会那久违的新生活。而这正是陶渊明一生追求不懈的人生理想。在他的心中,自然是自由纯朴的象征,置身宦途就是“误入尘网中”,常常令他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心里总压着一层“暂为人所羁”的跼蹐之感。而田园自然才是他真正的归宿。陶渊明一生出仕归隐反反复复,然在官场时间总共不超过五年,他的那颗心,始终是属于山水田园,属于大自然的。应该说,诗人采菊之始心境是闲静平和的,妙处就在于偶然抬头,不期然欣赏到南山日夕的气象,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美的气息。这山、这鸟、这景,使诗人平静的心境泛起涟漪,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作者被眼前的一切深深地感动了,刹那间忘掉了自然,进入一种极度兴奋甚至是迷狂的状态,鸟乎,人乎,作者已完全分辨不出。似乎南山的飞鸟就是诗人自己,陶渊明也仿佛进入了南山,和南山融为一体,真正进入了物我两忘,主客同一的艺术化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或“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语)。正如叔本华在《世界是意志和表象》中说的:“每当我们达到纯粹客观的静观心境,从而能够唤起一种幻觉,仿佛只有物而没有我存在的时候……物与我就完全融为一体。”
在这一阶段,审美主体从开始的对审美对象的感性直观的认知,由“娱目悦耳”而产生心旷神怡的快感,迅速进入到更深层次“对审美对象意义” 的理解上,从最初的“心物交感”进入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获得更高的精神愉快。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系统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包含两种需要存在,一是认知的需要,二是审美的需要。他认为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会产生一种“高峰体验”,这一刻“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觉得完整和协调,在更纯粹地个别化时与世界融为一体”,这一刻中主体经常产生“惊愕、出乎意料、惬意的认知震动”,常常“意识不到时间和空间的存在”④。陶渊明由“采菊”诱发而进入的“物我两忘、主客同一”的状态与此是相一致的。此时,作为审美主体的陶渊明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琐屑与平庸,进入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审美的潜能得以解放和发挥。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一阶段并非审美的终极层次。
近代学者王国维关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的精彩评语,长期以来获得了许多读者的认同和重视,许多论者据此判断:当陶渊明东篱采菊、目遇南山,产生一种如痴如狂、物我皆忘的审美心境时,他便达到了艺术的至境,获得了最高的审美愉悦。基于此种认识,诗歌末尾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视。需要指出的是,王国维的评介针对的仅仅是这首诗的某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要洞察隐含其中的诗人审美心理的流程,对《饮酒》(其五)这一经典文本进行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认为,在这一阶段,诗人感受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快感,进入审美体验的高潮。然而审美体验顶峰的来临,期待于作者审美活动的进一步深入。

收起

在陶渊明之前,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只是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真正的审美活动是从感知活动开始的。归隐后的陶渊明完全被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田园图景所吸引:袅袅的炊烟、郁郁葱葱的桃李、狭长的乡间小道、庭院中正在盛开的菊花,所见所闻,无不“悦耳悦目”,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感性的愉悦。眼前的美景一下子勾连起作者内在的情绪,按捺不住心底的冲动去采菊。“采菊...

全部展开

在陶渊明之前,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只是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真正的审美活动是从感知活动开始的。归隐后的陶渊明完全被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田园图景所吸引:袅袅的炊烟、郁郁葱葱的桃李、狭长的乡间小道、庭院中正在盛开的菊花,所见所闻,无不“悦耳悦目”,使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感性的愉悦。眼前的美景一下子勾连起作者内在的情绪,按捺不住心底的冲动去采菊。“采菊”诗意化的动作中,蕴含了丰富的内容:菊之于渊明,犹兰之于屈子。在其诗文中经常写到的具有现实与象征双重意义的景物就是松与菊,他还在家中东园栽种松菊。陶渊明对松菊特别爱好,以致植于园中,终日相对的原因,就是诗人所说:“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其二》)菊不仅经霜不凋,而且迎寒独放。菊之高洁,特立独行,坚守节操的美德成为诗人伟大人格的象征。采菊既暗喻了作者对高尚节操品格的持守,同时又表明了对完全纯粹源于自然的美的期待与认可。
可以说,“心远”为陶渊明这位审美者进入美的化境奠定了基础,采菊则是契机,诗人一时兴起,采菊东篱,而偶一举首,无意中欣赏到南山的美景: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青霭之中,益发显得佳妙神奇,暮色中有成群的鸟结伴而归。南山之景可观可书者多矣,诗人独独选择了“日夕”“飞鸟”的意象,其中蕴含着更深的意蕴。日夕之时,喧嚣一天的万物即将归于寂静,正如作者在《饮酒二十首》中说的:“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诗经》中不也有“日之夕矣”“羊牛下来”“鸡栖于埘”吗?一切的一切都该回归了。沉醉在此情此境中的诗人,眼望急归的飞鸟,蓦地触动了那内心深处执着的田园之情、自然之恋,我也该归了,挣脱那“樊笼”的束缚,回返这真朴自由的大自然,静静地体会那久违的新生活。而这正是陶渊明一生追求不懈的人生理想。在他的心中,自然是自由纯朴的象征,置身宦途就是“误入尘网中”,常常令他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心里总压着一层“暂为人所羁”的跼蹐之感。而田园自然才是他真正的归宿。陶渊明一生出仕归隐反反复复,然在官场时间总共不超过五年,他的那颗心,始终是属于山水田园,属于大自然的。应该说,诗人采菊之始心境是闲静平和的,妙处就在于偶然抬头,不期然欣赏到南山日夕的气象,感觉到扑面而来的美的气息。这山、这鸟、这景,使诗人平静的心境泛起涟漪,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作者被眼前的一切深深地感动了,刹那间忘掉了自然,进入一种极度兴奋甚至是迷狂的状态,鸟乎,人乎,作者已完全分辨不出。似乎南山的飞鸟就是诗人自己,陶渊明也仿佛进入了南山,和南山融为一体,真正进入了物我两忘,主客同一的艺术化境,“物皆著我之色彩”或“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语)。正如叔本华在《世界是意志和表象》中说的:“每当我们达到纯粹客观的静观心境,从而能够唤起一种幻觉,仿佛只有物而没有我存在的时候……物与我就完全融为一体。”
在这一阶段,审美主体从开始的对审美对象的感性直观的认知,由“娱目悦耳”而产生心旷神怡的快感,迅速进入到更深层次“对审美对象意义” 的理解上,从最初的“心物交感”进入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获得更高的精神愉快。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系统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包含两种需要存在,一是认知的需要,二是审美的需要。他认为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会产生一种“高峰体验”,这一刻“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觉得完整和协调,在更纯粹地个别化时与世界融为一体”,这一刻中主体经常产生“惊愕、出乎意料、惬意的认知震动”,常常“意识不到时间和空间的存在”④。陶渊明由“采菊”诱发而进入的“物我两忘、主客同一”的状态与此是相一致的。此时,作为审美主体的陶渊明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琐屑与平庸,进入到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审美的潜能得以解放和发挥。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一阶段并非审美的终极层次。
近代学者王国维关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的精彩评语,长期以来获得了许多读者的认同和重视,许多论者据此判断:当陶渊明东篱采菊、目遇南山,产生一种如痴如狂、物我皆忘的审美心境时,他便达到了艺术的至境,获得了最高的审美愉悦。基于此种认识,诗歌末尾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视。需要指出的是,王国维的评介针对的仅仅是这首诗的某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要洞察隐含其中的诗人审美心理的流程,对《饮酒》(其五)这一经典文本进行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认为,在这一阶段,诗人感受到“物我同一”的审美快感,进入审美体验的高潮。然而审美体验顶峰的来临,期待于作者审美活动的进一步深入。

收起

第五首“结庐在人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广为后人传诵,反映了诗人归田前期的志趣和情怀。这是一首具有诗的鲜明形象和悠远境界,又蕴含着某种宇宙人生之理的哲理诗。诗中用了“真意”、“忘言”等玄学用语,更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理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四句诗,实际上是讲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即生活在现实中的人能否超脱于现实之外的问题。当时道教盛行,宣扬生命“无极”论...

全部展开

第五首“结庐在人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广为后人传诵,反映了诗人归田前期的志趣和情怀。这是一首具有诗的鲜明形象和悠远境界,又蕴含着某种宇宙人生之理的哲理诗。诗中用了“真意”、“忘言”等玄学用语,更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理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四句诗,实际上是讲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即生活在现实中的人能否超脱于现实之外的问题。当时道教盛行,宣扬生命“无极”论,说什么只要导养得法,人就可以得道成仙,不但精神不死,肉体也能久视长生。那时,或竦身云霄,或潜泳江海,茫茫恢廓的宇宙,就可任你逍遥翱游了。也就是说,神仙的身形和精神都是超生死、超时空的。陶渊明对这种神仙妄说素抱否定、批判的态度,他认识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即使后来陷入生活的绝境,也决不到神仙世界去寻求精神安慰。因而他弃官而不弃世,归田而不隐遁山林。其实,他所归隐的田园,对官场来说是“隐”,于广大农村现实而言,则不但不是“隐”,倒是步步接近了。这是一方面。然而,他却相信,人的思想或精神,可以孤立地自我净化,或者说,能够超脱于现实之外。这四句诗就是讲这个道理。“结庐在人境”是说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车马喧”指人世间各种烦人的尘杂,也是世人为富贵荣华而奔竞的形象写照。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就因为能做到“心远”。“心远”就是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一个人丢掉了物欲,断绝了尘想,精神就远远超出于尘世之外了。他在《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一诗中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形迹常常身不由己,只好任其自然;但人的内心世界却可以超现实而恬澹虚静。这种渴求精神上超现实的幻想,与当时流行的说法:“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晋书·隐逸传》),都是当时人们力求从内心苦闷中解脱出来的一种主观愿望。然而,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又想屏居于现实矛盾之外,那事实上是办不到的,说穿了,不过是自我排遣或解脱的另一说法罢了。这就是所谓“心远”的实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又逢山气特佳,飞鸟投林的黄昏,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和融淳净;此时的诗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他的心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这里,“采菊”二句主要突现诗人乐得其所的“悠然”心境;“山气”二句则明显寓有“众鸟欣有托”的意兴。两者的情趣是相通的。这种主观心境与客观环境的浑融妙合,后人概括为“意与境合”,或“意与境浑”。在诗中,这种主、客两方的交感,主要靠那个“见”字生动地表现出来。苏东坡说,俗本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而着一“见”字,“意境全出”。奥妙究竟在哪里?我以为“见”字之得,主要得之于无心,能使“意”、“境”妙合自然;而“望”字之失,主要失之于有意,有意则不自然,故破坏了全诗的悠然气象。
然而,从诗的艺术构思上说,“结庐”四句讲超脱,“采菊”四句表现“意与境会”,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前面说过,陶渊明讲超脱,只限于个人的精神或心境,即所谓“心远”而已。他认为,要使自己的“心”不受世尘的污染,不受“车马”的喧扰,那就必须痛下决心,放弃功名利禄的追求,返回农村田园,去过躬耕自食的生活。这是挣脱世俗精神枷锁,获得心灵自由解脱的必由之路。而人的心境,如能净化到同大自然一样的纯洁、和融、浑朴,那就达到了最理想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心远”的极致。“采菊”四句诗讲的,正是“心远”达到极致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向读者表明:人的主观心境与大自然的客观环境真正浑然妙合了,人的精神也就从尘世之累中彻底地解脱了。诗人在东篱下采菊,他的身形固然属于现实世界,但他当时的心境却“悠然”到与大自然冥会妙合的胜境。可见,前四句是提出问题,并作了结论性的回答,后四句才用诗的形象具体表达这一诗的主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指“采菊”四句所表现的意境。“真意”的“真”,在玄学家的概念中,与“自然”是相通的,“真意”就是自然的意趣,它概括了“采菊”四句所表现的意境的本质特征,故清人吴淇说它是“一篇之髓”(《六朝选诗定论》卷十一)。从诗人主观方面说,采菊东篱,悠然自得,这是对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领悟;从庐山一带傍晚的自然环境说,一切都显得和融浑朴,充满生机,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诗人的悠然情怀与眼前的自然气象,都合于自然之道,因而,主、客二方也就冥会妙合了。这其中的妙谛,在诗人看来,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故曰“欲辨已忘言”。“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所谓“得意忘言”,是说“言”、“象”是得“意”的工具或手段,得“意”不能离开“言”、“象”;然而,“言”、“象”只是现象,“意”才是事物的本质,故要真正领悟“意”的真谛,又不可凝滞于“言”、“象”,而应忘言忘象。在这首诗中,诗人从“采菊”四句展示的具体“言”、“象”中所领悟到的“意”,就是一个“真”字。他认为,“意”既已得,其余辨说都是多余的了;不然,或如《庄子·齐物论》说的:“辩也者,有不见也。”(“辩”与“辨”通)辨说愈多,“意”反而会被“言”、“象”所淹没。这两句结尾,既点破了全诗的意趣在一个“真”字,又留下不尽之意让读者去体味,这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人间词话》)了。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表现的“真意”即自然之趣,既表现为山水田园的具体“自然”,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抽象“自然”。在这里,山水田园的描写不是当作表现诗人心灵“自然”的背景而存在;两者在诗中是浑融混一,难辨彼此的。这种“意与境浑”的艺术境界,乃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一句话,是虚与实在诗歌创作上的辩证统一。它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殊艺术效果。

收起

请谈谈对陶渊明《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解读和体会. 英语翻译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 赏析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饮酒,结庐在人境》原文 请鉴赏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最好是千字以上的鉴赏问文章 陶渊明的饮酒(之五)词语解释结庐在人间...欲辩已忘言.问:当中心远地自偏''的 偏 陶渊明《饮酒》(其五)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之句,请结合上下文谈谈对“真意”的理解. 分析陶渊明《饮酒》之五《结庐在人境》,请着重回答这一问题:诗中有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见”字有的版本作“望”字,苏东坡认为作“望南山”,“则一篇神气都索然矣”.你同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解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潜的饮酒(结庐在人境)有哪几句诗句 《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紧急 《游山西村》、《饮酒(结庐在人境)》中各句分析、赏析及相关试题 饮酒(其三)中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又说“而无车马喧 饮酒阅读理解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 《饮酒》陶渊明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么?为什么?另附: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语文古诗赏析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的习题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1.作者通过对眼前景物的续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