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硫原子与氮原子半径?在元素周期表上呈对角线,如何判断,内容可以多,但是也要好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07:40:47
如何判断硫原子与氮原子半径?在元素周期表上呈对角线,如何判断,内容可以多,但是也要好理解!

如何判断硫原子与氮原子半径?在元素周期表上呈对角线,如何判断,内容可以多,但是也要好理解!
如何判断硫原子与氮原子半径?
在元素周期表上呈对角线,如何判断,内容可以多,但是也要好理解!

如何判断硫原子与氮原子半径?在元素周期表上呈对角线,如何判断,内容可以多,但是也要好理解!
好好体会一下,其实不难的!
怎么判断原子半径的大小
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从左到右减小,从上到下增大!原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半径变大!原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半径变小!
单核微粒半径的判断依据:
1.电子层数大的半径大.如:钠原子与钠离子.钠原子有三个电子层,钠离子只有两个层,所以钠原子的半径大于钠离子.
2.当电子层数相同的时候,质子数大的半径小.如:C原子与N原子.都是两个电子层.因为N原子的质子数是7,而C原子的质子数才6,所以N原子的半径小于C原子.
这两条规律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不管是比较同周期,同主族的原子.或是比较原子与离子.都行!
电子层数的影响(尤其是主族元素)是主要的,即电子层数的增多影响明显大于核电荷数的增加影响,所以硫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半径.

我们知道,在同一周期周期内,原子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越来越小;在同一主族内,原子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越来越大。
但是,电子层数的影响(尤其是主族元素)是主要的,即电子层数的增多影响明显大于核电荷数的增加影响,所以硫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半径。
实际上,按照传统方法测量的结果 ,硫原子半径是100(皮米,以下单位相同),氮原子半径是65。按照理论计算得到的硫原子半径是88,氮原子半径是56....

全部展开

我们知道,在同一周期周期内,原子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越来越小;在同一主族内,原子的原子半径从上到下越来越大。
但是,电子层数的影响(尤其是主族元素)是主要的,即电子层数的增多影响明显大于核电荷数的增加影响,所以硫原子半径大于氮原子半径。
实际上,按照传统方法测量的结果 ,硫原子半径是100(皮米,以下单位相同),氮原子半径是65。按照理论计算得到的硫原子半径是88,氮原子半径是56.

收起

硫比氮多一层电子……当然是硫大了

比较原子半径 在元素周期表中 同周期元素 从左到右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因为他们同周期 电子层数都相同 核电荷数越大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的吸引能力就越强 所以同周期它们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同主族元素 它们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曾数一次增大 虽然核电荷数也在增大 但无法抵制核电荷数的增多带来的原子半径的增大 所以同主族元素的原子 他们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不知道你是不是高中生啊 学过选修3《...

全部展开

比较原子半径 在元素周期表中 同周期元素 从左到右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因为他们同周期 电子层数都相同 核电荷数越大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的吸引能力就越强 所以同周期它们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同主族元素 它们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曾数一次增大 虽然核电荷数也在增大 但无法抵制核电荷数的增多带来的原子半径的增大 所以同主族元素的原子 他们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不知道你是不是高中生啊 学过选修3《物质结构》么 每个能层上有不同的能级 每个能级上又有多个轨道(除S能级外)常用的有S P D F能级 S能级有一个轨道 最多能容纳2个电子 P能级有3个轨道 最多能容纳6个电子 D能级有5个轨道 最多能容纳10个电子 F能级有7个轨道 最多能容纳14个电子
不知道你明白没

收起

原子半径大小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关
电子层数 核内质子数 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1.电子层数越多 原子半径就越大
2.核内质子多 那么原子核质量就大 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就强 原子半径反而越小
3.电子数越多 原子半径越大
比较同一周期的原子半径大小 就看核内质子数
比较同一族元素 就看电子层数

全部展开

原子半径大小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关
电子层数 核内质子数 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1.电子层数越多 原子半径就越大
2.核内质子多 那么原子核质量就大 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就强 原子半径反而越小
3.电子数越多 原子半径越大
比较同一周期的原子半径大小 就看核内质子数
比较同一族元素 就看电子层数
如果两种元素的周期和族都不同 那么主要考虑电子层数 与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没有关系
补充一点:由于镧系收缩的影响,第六周期副族元素原子半径和第五周期同族元素相比,十分相近。
镧系收缩
镧系收缩,并不是指镧系元素从左到右,半径减小的现象。而是指,镧系开始的第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比上面的第五周期的元素的半径要小。如,Zr是160,Hf是159。
周期表中,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应该逐渐增大,但第五周期到第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半径却很接近,甚至下面的第六周期的还可能更小一点。
因为经历了镧系,在内层多了14个电子,导致有效核电荷增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增大,导致半径发生了收缩。由这个现象,还带出了一些其它的性质。

收起

直接比较不容易的情况下,可以用间接的方法。你一定知道H2S酸性远强于NH3吧,可见H-S键的键能比H-N键弱得多,易解离。而结构相似的分子,共价键强弱主要由原子半径决定,半径小的键能大。所以S半径大于N

从上往下 是 依次增大
从左往右 是 依次减小

在元素周期表上呈对角线的原子半径不好比较,原子半径硫大于氧,氮也大于氧,但是他们在元素周期表上呈对角线,所以经过测定它们半径相似,在做题时可以认为它们相等。
同样利用薛定谔方程可以间接得到它们半径的解,这个就是大学内容了,这里就算了。...

全部展开

在元素周期表上呈对角线的原子半径不好比较,原子半径硫大于氧,氮也大于氧,但是他们在元素周期表上呈对角线,所以经过测定它们半径相似,在做题时可以认为它们相等。
同样利用薛定谔方程可以间接得到它们半径的解,这个就是大学内容了,这里就算了。

收起

三楼讲的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