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5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6:45:28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500字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500字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500字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500字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灸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1、饮酒诗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420),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2、咏怀诗 以《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为代表.《杂诗》12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13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10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3、田园诗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它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自己删减好啦,呵呵)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题记
那些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像褪了色的电影。荒草被时间无情地焚烧而过,只剩下照片里清涩而纯真的女孩。一切俱变,惟一不变的,是陶渊明的千古名句和我如同他一样干净透明的心境。
我一直生活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五岁。
有了浅淡的记忆和不完善的意识。爸爸捧着书本教我背唐诗宋词,他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也跟着念,也许下意识里...

全部展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题记
那些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像褪了色的电影。荒草被时间无情地焚烧而过,只剩下照片里清涩而纯真的女孩。一切俱变,惟一不变的,是陶渊明的千古名句和我如同他一样干净透明的心境。
我一直生活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五岁。
有了浅淡的记忆和不完善的意识。爸爸捧着书本教我背唐诗宋词,他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也跟着念,也许下意识里存在和陶渊明一样的快乐与悠闲,我很快学会了这首诗,出于小孩子的炫耀心理,我逢人便背。不标准的发音引得众人欢笑和称赞,我就更喜欢这两句诗了。
十岁。
年岁的跨度和知识的引领。再次翻阅小时候的书时充满欣喜,随手一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闯入我的视线,两句诗触碰了内心最温暖潮湿的地方,拉着爸爸讲述诗句含义,爸爸说着说着便忆起老家,心情无比激动,他说:“老家也有这么美的地方,一望无际的稻田,清澈见底的水塘,连绵不绝的山和感动惟美的夕阳,没有勾心斗角和社会烦琐,快乐得很。”以时差为横轴,发展为纵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我身在其中却不知道身在何处,迷茫晕开一片,只知道那一定很美。
十五岁。
独特的思想和个性的见解。课本上正式出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我举手,把十岁的记忆连着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老师笑逐颜开,表扬了我,我格外兴奋……
十六岁。现在。
记得十五岁时,我好像是说:“陶渊明远离尘嚣,内心不是空旷的荒芜,是满载的纯净,没有繁杂的思想,只有单纯美好的小幸福。我也要像他一样,做简单真实的自己,抛掉所有污秽的杂念,享受单纯的美好,用真诚而挚意的新对待每一个人。”是的,做单纯、美好、简单、透明的自己,好孩子不说谎话。
我在陶渊明的引领下,渐渐长大。
一千年以后。
一个小女孩跟着她的爸爸在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有一种干净透明的心境正在轮回。

收起

爱种菊,做过太守

心中的陶渊明
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要说他们之间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恐怕却未必尽然。 仔细地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

全部展开

心中的陶渊明
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要说他们之间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恐怕却未必尽然。 仔细地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这时他又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多不曾有过田园生活,并且亲自参加了劳动,与劳动人民有了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在崇尚骈俪陈 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物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从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时的“猛志固常在”,始终对世事没有淡忘。他传世的名篇《桃花源记》,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社会的憧憬。就是他的隐居与饮酒,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对当时黑暗统治表示一定程 度的不满和反抗的意义在内。
当然,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命、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但后世历代的文学评论家和选家出于自己的阶级偏爱,多着重欣赏和赞扬他这方面的特点,认为这才是陶诗的精华所在。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鲁迅先生的话,“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收起

自私

第一篇::
在许多现代人眼中,隐士只属于古代。他们与山为友,与水为伴,品一盏淡茶,酌一壶薄酒,诵读诗书,舞文弄墨,好不逍遥自在!但是,他们看破红尘之后消极遁世,不用自己的浩然正气横扫不平,不以自己的雄才大略普济苍生,而是逃避社会现实,独自享乐。所以,在日益发展的当今世界,“隐士”便毫无立足之地。既肯定又否定,这是许多人一贯抱有的态度。
东篱采菊悠然见南上的陶渊明是隐士中的杰出代表...

全部展开

第一篇::
在许多现代人眼中,隐士只属于古代。他们与山为友,与水为伴,品一盏淡茶,酌一壶薄酒,诵读诗书,舞文弄墨,好不逍遥自在!但是,他们看破红尘之后消极遁世,不用自己的浩然正气横扫不平,不以自己的雄才大略普济苍生,而是逃避社会现实,独自享乐。所以,在日益发展的当今世界,“隐士”便毫无立足之地。既肯定又否定,这是许多人一贯抱有的态度。
东篱采菊悠然见南上的陶渊明是隐士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少年怀有大志,希望建功立业,但现实一次又一次让他跌入谷底。最后,因不事权贵,他选择了退隐归耕的道路。正是由于这条道路,陶渊明的田园诗渐渐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些老师仍然很理性的评价他,重复着“陶渊明在文学方面很有造诣,但是他消极遁世……”之类的语言,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学生们呢,大多也走在这种思想早已铺好的大道上。
在我们班,有个同学说他想当陶渊明,随即,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成了大多数老师和学生的笑柄。这些人都只用了一只眼睛看陶渊明,而且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消极遁世”。
我则不然。陶渊明找到了适合自己心灵的栖息地——田园,然后用毕生精力去修筑这个心灵的堡垒。他只是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用安妮宝贝的话说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一种境界。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陶渊明依然能够安然自若;依然好读书,不求甚解;
第二篇::
陶渊明早年丧父,家道中落,饱尝了人间的冷暖和世态的炎凉。生活困顿不堪的他,在门阀制度森严的东晋朝中受人讥讽,家境更是每况愈下,几乎难以度日,甚至于到了“箪瓢屡空”的贫困地步。青年时期,陶渊明过的是“居无仆妆,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勤匮”的艰难生活,但他却和当时的名士一样,深受流行的魏晋玄谈思想影响,喜欢宁静淡泊,崇尚自然。出身名流却不是王贵世族,祖上有荣耀而今却落魄不堪,身为读书人又受“儒玄双修”的时风又熏染,以至于他的人生道路,处世方式,及文学创作风格都与时人有很大的不同。
凡文人谈陶潜,无外乎“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于是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为壮丽的原由,推知陶乃“志行高洁,鄙弃权贵”,“性不谐俗”之人。我们知道,文人写作多不写实,尤其是诗人,他们所描绘的理想世界往往与他们所入的环境有很大的出入,甚至他们在诗文中表达的愿想也不是他们在现实中真实的做法。所谓表里不一,言行相悖者,尽指骚人墨客。陶渊明写下的田园诗篇,自唐宋以来,成为人们断定他“自甘淡泊,心慕归田”的佐证。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饮酒》诗所体现的超凡拔俗的心境,直接映射出他恬静淡雅的人格和物我合一玄谈情调。尤其是“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足以在后人的心中树立起一个怡心自然的陶渊明的方外境界。心慕自然几乎成了陶渊明唯一的志趣。除此之外,陶渊明还在诗中刻意描绘了大量的农耕生活,这渐渐地形成了他田园诗创作的内容取向: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与农耕生活的零距离接触,使得他写起这类诗来得心应手。用白描式的笔触,直接刻画自己初学稼穑,在“游刃有余”之余,顺带提一下自己仍是有其它愿望的。“但使愿无违”,什么愿望呢?按诗意来理解,必是“复得返自然”了。然而在现实中的陶渊明是什么志愿呢?
我们不能避开《桃花源记》、《咏荆轲》、《读山海经》而谈陶渊明的田园诗。相比之下,我认为《桃》、《咏》、《读》三者所体现思想更接近陶渊明对于现实社会的真实想法。陶渊明构思并创作《桃花源记》,在事实上已经完成了他“此中有真意”的表达,“欲辨已忘言”不过是虚晃一枪而已,要理解“真正的意图”之所在,必须从《桃》、《咏》、《读》三者中找答案。当然,在作品《桃》里,他的用意已经很明了。他用文义迭起,性情饱满的笔触,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人人参加劳动,大家自耕自食,“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在这里,儿童得到抚育,老年人有生活照顾,人与人关系亲切融恰,甚至对一个从外面到来的客人,也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尽管桃花源的构筑在现实中有从汉末至东晋人们为避难而逃居深山形成的堡坞为依据,但它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思想的理想展示。这种理想在吸取儒家有关大同社会“天下为公”的精髓同时,还糅入了道家“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政治主张,以及从“帝力于我有何哉”到魏晋阮籍、嵇康等无君论思想。
他从自创的“归园田居”思想出发,成功地把理想提升到了希望建立乌托邦社会的高度。首先,他的桃花源世界富有浓厚的农家生活气息,在较大程度上是归隐田园的亲身体验。其次,他平易明快地勾勒出流畅自然的生活场景引人入胜,受到后世社会改革者的认同及推崇。可以说,“归园田”的避世思想只是他表面上的,或者诗句创作习惯上的,而改造世界,实现他的价值的理想才是真性的,本质的愿想。
谭嗣同认为陶渊明乃是“慷慨悲歌”之士,“非无意于世者”。鲁迅也肯定地说:陶渊明“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是同一个人。
事实上,《咏荆轲》与《饮酒》、《归园田居》以及《桃花源记》的创作起源点并不相悖,而是“如出一辙”的。他的初衷只有一个,为的是表达改变社会的愿望,是婉言自己政治抱负的方式。如他入幕桓玄,正值其高举勤王义旗之时;他为官刘裕军,又恰逢其讨伐桓篡晋之日。这种历史的“巧合”,正说明陶渊明并不是一个自甘淡泊,不思有所作为的人;相反,他胸怀“大济苍生”的抱负,只是在看惯了世事翻覆,“有志不获聘”的情况下,最后才不得已选择了归隐的道路。而最能看清陶渊明本真的,或许是传言出自他口的一句话:“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耶!”自解归的原因不是嫌五斗米太少,而是官太小,改革之能才竟无法施展得开,莫如归隐自然罢了。
与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眼中的陶渊明沧桑多了!

收起

心中的陶渊明
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要说他们之间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恐怕却未必尽然。 仔细地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

全部展开

心中的陶渊明
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要说他们之间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恐怕却未必尽然。 仔细地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这时他又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多不曾有过田园生活,并且亲自参加了劳动,与劳动人民有了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在崇尚骈俪陈 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物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从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时的“猛志固常在”,始终对世事没有淡忘。他传世的名篇《桃花源记》,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社会的憧憬。就是他的隐居与饮酒,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对当时黑暗统治表示一定程 度的不满和反抗的意义在内。
当然,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命、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但后世历代的文学评论家和选家出于自己的阶级偏爱,多着重欣赏和赞扬他这方面的特点,认为这才是陶诗的精华所在。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鲁迅先生的话,“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我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题记
那些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像褪了色的电影。荒草被时间无情地焚烧而过,只剩下照片里清涩而纯真的女孩。一切俱变,惟一不变的,是陶渊明的千古名句和我如同他一样干净透明的心境。
我一直生活在陶渊明的引领下。
五岁。
有了浅淡的记忆和不完善的意识。爸爸捧着书本教我背唐诗宋词,他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也跟着念,也许下意识里存在和陶渊明一样的快乐与悠闲,我很快学会了这首诗,出于小孩子的炫耀心理,我逢人便背。不标准的发音引得众人欢笑和称赞,我就更喜欢这两句诗了。
十岁。
年岁的跨度和知识的引领。再次翻阅小时候的书时充满欣喜,随手一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闯入我的视线,两句诗触碰了内心最温暖潮湿的地方,拉着爸爸讲述诗句含义,爸爸说着说着便忆起老家,心情无比激动,他说:“老家也有这么美的地方,一望无际的稻田,清澈见底的水塘,连绵不绝的山和感动惟美的夕阳,没有勾心斗角和社会烦琐,快乐得很。”以时差为横轴,发展为纵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我身在其中却不知道身在何处,迷茫晕开一片,只知道那一定很美。
十五岁。
独特的思想和个性的见解。课本上正式出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老师提问:“你读懂了什么?”我举手,把十岁的记忆连着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老师笑逐颜开,表扬了我,我格外兴奋……
十六岁。现在。
记得十五岁时,我好像是说:“陶渊明远离尘嚣,内心不是空旷的荒芜,是满载的纯净,没有繁杂的思想,只有单纯美好的小幸福。我也要像他一样,做简单真实的自己,抛掉所有污秽的杂念,享受单纯的美好,用真诚而挚意的新对待每一个人。”是的,做单纯、美好、简单、透明的自己,好孩子不说谎话。
我在陶渊明的引领下,渐渐长大。
一千年以后。
一个小女孩跟着她的爸爸在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有一种干净透明的心境正在轮回。

收起

闲暇之时,翻阅自己以前的一本诗集,首先是陶渊明那清新的田园气息感染着我。因为他的气质是独特而和谐的。
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把积极的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当地混合起来,我们能够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与不动作之间,介于尘世徒然的匆忙与完全逃避人生责任之间;在世界上的一切哲学之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美满的理想了。
林语堂曾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

全部展开

闲暇之时,翻阅自己以前的一本诗集,首先是陶渊明那清新的田园气息感染着我。因为他的气质是独特而和谐的。
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把积极的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当地混合起来,我们能够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介于动作与不动作之间,介于尘世徒然的匆忙与完全逃避人生责任之间;在世界上的一切哲学之中,这一种可说是人类生活上最健全最美满的理想了。
林语堂曾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时,一定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反对。他不曾做过大官,没有权力和外表的成就,除一部薄薄的诗集和三四篇散文之外,也不曾留给我们什么文学遗产,可是他至今依然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
在那些较渺小的诗人和作家的心目中,他永远是最高人格的象征。他的生活是简朴的,风格也是简朴的,这种简朴的特质是令人敬畏,是会使那些较聪明、较熟悉世故的人自惭形秽的。他今日是人生的真爱好者的模范,因为他忙乱中反抗尘世欲望的念头,并没有驱使他去做一个彻底的遁世者,反而使他的感官的生活调和起来。因为陶渊明已经达到了那种心灵发展的真正和谐的境地,所以我们看不见一丝一毫的内心冲突,所以他的生活会像他的诗那么自然,那么不费力。
从做人处事来看,他是一个谦逊、简朴、自立的人,交友极为谨慎。他就这样过着一生,做一个无忧无虑的人,心地坦白的,谦逊的田园诗人,做一个智慧而快活的老人。他这种和谐的生活已达到完全自然的境地,没有一个人能超越过他。这种生之和谐产生了中国最伟大的诗歌。所以,我们读起诗歌来都是琅琅上口,流传千古的。读过他的诗的人都会把他的诗背下来,铭记在心。
这就是我之所以欣赏陶渊明的原因,他将对我们这一代人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他的豁达将使我们受用一生。

收起

这骗作文不好

2

我眼中的陶渊明
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要说他们之间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恐怕却未必尽然。 仔细地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全部展开

我眼中的陶渊明
作为身处晋末乱世的隐士,陶渊明晚年常与庐山中的释道交往,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事,但要说他们之间在思想上志同道合,恐怕却未必尽然。 仔细地研读过陶诗和了解诗人生平的人,都会知道陶渊明是个外表恬淡静穆,而内心热情济世无神论者。他少年时曾胸怀大志,接受儒家思想,希望建功立业。但在出仕了一个时期以后,现实使他感到失望,他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
这时他又受到老庄哲学的影响。因为他有过以往文人多不曾有过田园生活,并且亲自参加了劳动,与劳动人民有了接触,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得到一些新的感受和启发,因而在崇尚骈俪陈 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物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他从少年时的“猛志逸四海”,到老年时的“猛志固常在”,始终对世事没有淡忘。他传世的名篇《桃花源记》,正是他对如同上古原始时代的那种人们自食其力、友好相处、没有种种现实中的纷扰与贫困的“怡然有余乐”社会的憧憬。就是他的隐居与饮酒,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分析,也含有对当时黑暗统治表示一定程 度的不满和反抗的意义在内。
当然,陶渊明毕竟是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士大夫,在他的思想和诗文中不可能不存在许多安贫乐命、及时行乐、避世消极的东西。但后世历代的文学评论家和选家出于自己的阶级偏爱,多着重欣赏和赞扬他这方面的特点,认为这才是陶诗的精华所在。
苏东坡曾这样评价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人贵真,诗亦贵真,诗真乃由人真而来,这就是陶诗具有经久不衰魅力的主要原因。
鲁迅先生的话,“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