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顺序写出无脊椎动物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3:49:43
按顺序写出无脊椎动物特点

按顺序写出无脊椎动物特点
按顺序写出无脊椎动物特点

按顺序写出无脊椎动物特点
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a) 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类数的95%.它们是动物的原始形式.
种类:主要包括原生动物门、多孔动物门(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和半索动物门.无脊椎动物种类极多,约占动物界种类的97%,其中节肢动物门为第1大门,软体动物门为第2大门.
特征:
1.原物动物:身体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多水生
2.腔肠动物:体壁二胚层,有口无肛,辐射对称
3.扁形动物:三胚层,有口无肛,两侧对称,多雌雄同体
4.线形动物:有口有肛;身体线形或圆筒状,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多雌雄异体
5.环节动物:有口有肛,体筒状或扁平,分节,有真体腔,有较完整的系统
6.软体动物:多两侧对称,不分节,有外套膜和贝壳
7.节肢动物:体两侧对称,无贝壳,身体和附肢分节,头、胸、腹三部,有几丁质外骨骼,开管型循环,体腔内充满血液
8.棘皮动物:无贝壳,幼体两侧对称,成体多辐射对称,体表有棘状突起,皮鳃呼吸,管足运动和捕食,多有石灰质内骨骼

aaaa

脊椎动物的分类和特点
脊索动物门是脊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门,其个体发育的某以时期或整个生活史中都具有如下一些特征: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心腹位、肛后尾。其中脊索的出现使动物体的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脊索动物门可分为3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尾索动物常营自由或固着生活,柄海鞘在个体发育中具有重要的逆行变态现象。头索动物终身具有脊索动...

全部展开

脊椎动物的分类和特点
脊索动物门是脊索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一门,其个体发育的某以时期或整个生活史中都具有如下一些特征: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心腹位、肛后尾。其中脊索的出现使动物体的支持、保护和运动功能都得到了质的飞跃。
脊索动物门可分为3个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尾索动物常营自由或固着生活,柄海鞘在个体发育中具有重要的逆行变态现象。头索动物终身具有脊索动物门的三个主要特征,即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脊索动物是脊椎动物亚门动物的总称,其脊索或多或少被脊柱所代替,脑和感觉器官集中于前端,形成明显头部,称为有头类。分为以下几纲:
1)圆口纲:圆口纲是无成对附肢和上下颌的低等脊椎动物,主要包括七鳃鳗和盲鳗两类。
圆口动物具有一系列的原始特征(如无颌、无偶鳍、脊椎雏形、脑颅不完整、心脏构成简单等),有具有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如七鳃鳗的口漏斗、角质齿、呼吸管、鳃囊、唾腺等)。
2)鱼纲:现存脊椎动物亚门中,鱼纲种类最多,有24000种左右,分布在全世界各个水域中,其中中国约有2500种,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水中,海水鱼有1,500多种,淡水鱼仅800种左右。通常根据鱼类骨骼性质的异同,将鱼类分为软骨鱼系和硬骨鱼系两大类。
鱼纲是现存脊椎动物亚门中最大的一纲,从动物进化的角度看,其是有颌类的开始,故为有颌类中最原始、最古老的一纲。
3)两栖纲:两栖类经过长期的演化,初步适应了复杂多变的陆生生活,基本解决了在陆地运动的问题,出现五趾型附肢,脊柱分化加强,这使两栖类能有效支持体重,运动更加灵活;肺的出现使两栖动物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由于肺的功能较弱,皮肤呼吸和鳃呼吸仍是必要的辅助;随着呼吸系统的变化,两栖类循环系统发生相应改造,肺循环出现,形成了不完全的双循环;两栖动物发展了适于陆地生活的感觉和神经系统,听小骨出现。
两栖纲动物的分类主要依靠其外部形态特征,现存两栖动物约有2500种(我国约有220种),可分为无尾目、有尾目、无足目等三个目,分别代表陆生跳跃、水生和穴居三种特化方向。
4)爬行纲 :爬行动物是第一批真正摆脱对水的依赖而真正征服陆地脊椎动物,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陆地生活环境。大体来说,爬行动物现在应该有接近8000种。现存爬行类约有5000多种,其分类主要依据外部形态等表型特征,可分为龟鳖目、喙头目、有鳞目和鳄目四个目。
5)鸟纲:全身被羽,前肢变为翼,适应空中飞翔生活。血液循环为完全双循环,恒温,卵生。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辅助呼吸的气囊。全世界已发现9021种(我国有1186种)。鸟类是自古代爬行类中的恐龙类进化而来,一方面继承了爬行类的某些结构,一方面又出现适应飞翔和恒温的新结构。心脏有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动脉血与静脉血完全分开,保证了动脉血中含有丰富的氧。
鸟纲分为古鸟亚纲和今鸟亚纲。古鸟亚纲仅有始祖鸟等化石鸟类,今鸟亚纲中除齿颔总目为化石种类外,均为现存鸟类,分为平胸总目、企鹅总目和突胸总目。
6)哺乳纲:哺乳动物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其高度适应陆生生活的特征是:具有完善的神经系统;大脑的新脑皮加厚并成为神经活动的中枢;具有完善的生殖方式,胎生并用乳汁哺育幼仔;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对环境的依赖性;皮肤系统发育完善,具有毛、发和多种皮肤腺。
现代生存的哺乳动物分为三个亚纲:原兽亚纲、后兽亚纲和真兽亚纲,他们具有不同的进化水平。 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有水生发展到陆生是一个重大的飞跃,两栖类就是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脊索的出现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脊索的出现是动物演化史中的重大事件,使动物体的支持、保护和运动的功能获得“质”的飞跃。这一先驱结构在脊椎动物达到更为完善的发展,从而成为在动物界中占统治地位的一个类群。
脊索(以及脊柱)构成支撑躯体的主梁,是体重的受力者,使内脏器官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护,运动肌肉获得坚强的支点,在运动时不致由于肌肉的收缩而使躯体缩短或变形,因而有可能向“大型化”发展。脊索的中轴支撑作用也使动物体更有效地完成定向运动,对于主动捕食及逃避敌害都更为准确、迅捷。脊椎动物头骨的形成、颌的出现以及椎管对中枢神经的保护,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化的发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