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孔子对“乐”的认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23:04:38
谈谈孔子对“乐”的认识?

谈谈孔子对“乐”的认识?
谈谈孔子对“乐”的认识?

谈谈孔子对“乐”的认识?
徐复观认为中国文化虽然经常是“礼乐”并称,但是乐比礼出现得要更早,并且,
祭神的仪式被称为礼是周初才形成的,而就是礼的观念正式形成后,乐在人生教育中所
占的分量也还远超过礼,在进入了春秋时代后,成为当时贵族的人文教养之资.但是,
对“礼”的基本的规定是一种“敬文”或“节文”,也就是把节制和文饰二者结合,应
该说,这对于一般人是可以较容易自觉意识和做到的,而相对的,对于音乐而言,其规
范性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陶冶,是对于人在精神上的一种非强制性的规定,所以比起
礼,乐反而更难令人意识和实行.正因为如此,于是春秋时代后,礼取代了乐在人文教
养上的传统地位,但孔子依然提出了“文质彬彬”这一对君子的要求,依然把规范性与
艺术性的统一,作为礼的基本性格.并且礼乐并重,乐在礼之上,乐才是一个人人格完
成的境界,于是孔子有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正
是由于这种对于音乐的最高艺术价值的自觉,才建立了其“为人生而艺术”的典型.
孔子对于音乐的重视不仅是因为他对于古代乐教的继承,更是来自他对于乐的艺术
精神的新发现.“艺术,只有在人们精神地发现中才存在.可以说,就现在所能看到的
材料看,孔子可能是中国历史中第一位最明显而又最伟大地艺术精神的发现者.”孔子
对于音乐的追求,是通过技艺而深入到内在的精神中,从而把握此精神具有者的人格,
自己的人格与音乐精神的融合正是一个艺术化的过程.孔子把音乐作为一个人人格最后
的完成境界,不仅是在个人教养上非常重视乐,并且在政治上也同样加以重视,因此,
乐才成为孔门教化中的一大传统,就如荀子学问的性格并不与乐相近却仍然作出了一篇
完整的《乐论》,总结了孔门有关音乐艺术的理论.但是,孔子何以对乐如此重视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作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两大典型之一的孔
子的艺术精神是什么,并且何以会如此.
要谈论中国艺术精神这个问题,就要知道自由本身的意义.克就自由来说,如何定义
冯契曾说过:“从认识论上说,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以及根据这种认识改造世
界;从伦理学上说,自由就是自觉自愿地在行为上遵循‘当然之则’;从美学上说,自
由就如马克思说的在‘人化的自然’中只观人自身,即直观人的本质力量.”具体到中
国艺术精神的层次上,我们也可以说,自由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并由此在人心和人
的情感深处求得回声和晦明.
孔子认为人的自由,就在于人和天合一,和天命合一.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
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论语·为政》)到了“不逾矩”,人就实现了完全自由了.因此,孔子的自
由是在知天命、顺天命的基础上达到的,也就是与天命合一.他的这种自由,首先指的
是伦理学上的自由,道德上的自由.在孔子看来,必然的规律和当然的道德准则是统一
的.因此,孔子所说的仁与智的统一,也就是“爱人”与“知人”的统一.认识的主要
任务也就是认识人和人之间应有的伦理准则和关系.认识了这种伦理的准则,人就可以
在实践中自觉地加以遵循,人就自由了.孔子的艺术精神对于自由的界定,可以说是一
种道德快乐主义,即把与人的天性、道德的自然而然的统一所产生的自由感作为艺术的
最高本质.

在孔子时代,诗与乐都与礼有关。《礼记·仲尼燕居》载,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礼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所以孔子论《诗》常与乐相提并论。
乐本来与儒家的“乐教”有关,孔子很重视诗教、乐教、礼教,开门授徒,对音乐教育尤为用力。他认为,人之学,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音乐为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以音乐为其学...

全部展开

在孔子时代,诗与乐都与礼有关。《礼记·仲尼燕居》载,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礼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所以孔子论《诗》常与乐相提并论。
乐本来与儒家的“乐教”有关,孔子很重视诗教、乐教、礼教,开门授徒,对音乐教育尤为用力。他认为,人之学,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音乐为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以音乐为其学习的最终完结。但是,孔子决不限于论乐问题,而是由此深入论及人的情感体验、内心之乐等问题。《论语·阳货》曰:“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子用音乐表现其人生,经常以自己的音乐观表现其人格与性灵。
在远古时代,音乐、舞蹈与歌诗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原始的图腾活动,这些早期的巫术礼仪、原始歌舞也包含着人类其他艺术形式的萌芽。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音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孔子诞生前,中国的乐舞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准,尤其是周代,集前代乐舞之精华,制有云门、大咸、大韶等六种乐舞。而“周礼尽在鲁”,相传孔子曾修订过《乐经》,后失传,这些条件孕育了孔子的音乐思想。
孔子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据《韩诗外传》、《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曾“击罄于卫”,“取瑟而歌”;曾“访乐于苌弘”、“学鼓琴于师襄子”,说孔子向师襄子学弹琴,在未“得其曲”、“得其数”、“得其意”、“得其为人”之前,一而再、再而三地婉言谢绝师襄子关于更换新曲目的建议,刻苦专一地练习,直到对乐曲的内容、乐曲的规律和形象都有深刻的理解为止,令师襄大为叹服。
孔子经过很长时间刻苦专一地学琴,练习,在不断加深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才“有所穆然深思”,“怡然高望而远志”,直到悟出“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的结论。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特别是“困于陈蔡”时,还“七日弦歌不衰”。
他对音乐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有着深刻的认识。例如:“在齐闻韶”后,他感慨于韶乐的表现力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听鲁国乐师“挚”的演奏,孔子说,“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孔子到武城,听到弦歌之声,向弟子发难“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回答“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对这个回答非常满意,由此可看出孔子对乐的熏陶和影响作用的肯定。在答颜渊“为邦”之问时,孔子言及“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是讲音乐的负面影响力。
孔子对于“乐”的欣赏,是从“仁”的基础出发的。一旦“乐舞”有违于礼、背离于仁时,便会成为孔子心目中丑陋的东西,例如当孔子知道季氏“八佾舞于庭”时,怒不可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以及“恶郑声”的鲜明态度。对于既符合艺术标准,又无违于仁的《韶》乐,孔子赞其“尽善尽美”;而同样艺术成就很高,但显露杀伐之气的《武》乐,孔子则认为“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创建的儒家的音乐理论体系,充分肯定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在政治生活的作用。孔子认为音乐可以鼓舞前方将士勇敢征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合人们温良礼让等。
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批评标准上,孔子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之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此“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把音乐艺术看成是一种认识真理,穷极人生的途径。
孔子深谙音乐,曾有在齐问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传说.

收起

快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