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无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2.“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1 10:43:39
1.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无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2.“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

1.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无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2.“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
1.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无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
2.“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
3《疏》:“理,谓道理,言礼者使万事合于道理也.”
4“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5“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受实者其礼.”
6“子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也,欲民子毋相褒也.’”
无不知无知,我才疏学浅,不能明白透彻..
2.5.6 这三句你确定没有解释错..
小女子还是不是很懂

1.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无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2.“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
1.先王制定礼仪,有跟本有条文,忠信,是礼仪的根本.义理,是礼仪的条文.没有根本就不能制定,没有条文就无法执行.礼仪,顺应天时、地利,合乎神灵、人心,使万物有高低顺序.
2.“孔子说:‘礼仪,就是道理.音乐,就是节奏.君子没有道理就不行动,没有节奏就不做事.’”
3《疏》说:“理,就是道理,说“礼仪”使各种事都合乎道理.”
4“勉励诸侯,聘请有名的读书人,尊敬贤能的人.”
5“所以贤明的君主供养谋士,不愿意接受恩惠的就用礼仪对待他.”
6“孔子说‘没有话说就不接触他,没有礼仪就不会见他,想要百姓都甘当子民不如让他们都互相尊敬.’”
说明:
2 本句中的“理”和第3句中的“理”一个意思,并且第3句也给出了解释“道理”.古人把“礼”和“乐”看得很高很重,它们都是指导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所以“讲究礼仪”就是讲究尊卑、先后、人伦等顺序,这是天生的道理,通过“礼仪”来体现.比如臣对君的“礼”,就是遵循“君尊臣卑”的道理.“乐”,也是指导古人行事的一个重要工具,好的音乐蕴含“中正”“和谐”在里面,这个“节”就是“和谐的节奏”,用来指导人们做事.比如“郑声”(郑国音乐)“淫”(淫糜),就没有“节”在里面,是圣人反对的.
5 原句是“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受实者其礼之”,贤明的君主任用贤明的人,不愿意接受恩惠的,君主就用“礼”对待他,这对于圣人来说,被“礼待”比任何恩惠赏赐都高尚的多.蓄:蓄养,供养.划分句子停顿: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受实者/其礼之.
6 辞:话语,这里指志同道合的话,投机的话.接:接触,接近.
见:会见,接见.前两句就是:话不投机就不和他接触,不讲究礼节就不和他会见.子:名词动用,做……的儿子(臣子).毋:毋如,最好不过…….褒:动词,夸赞,表扬,也就是有“礼”.这一句就是:想让百姓都臣服(甘当子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互相“礼待”(赞扬对方).
这是我的体会,不知对你有所帮助否.只要不误导你我就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