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纪念白求恩》有感 600字左右 要和医学有关 ,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10:47:09
读《纪念白求恩》有感 600字左右 要和医学有关 ,

读《纪念白求恩》有感 600字左右 要和医学有关 ,
读《纪念白求恩》有感 600字左右
要和医学有关 ,

读《纪念白求恩》有感 600字左右 要和医学有关 ,
白求恩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医德高尚,还是一个医改倡导者和医学发明家.从1929到1936年间,是白求恩在医学上卓有建树的时期,他改进了12种医疗手术器械,包括肋骨剥离器在内的许多医疗器械直到今天仍然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此外,他还发表了14篇胸外科方面的学术论文.白求恩1924年来到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开了一家私人诊所,成为正式的执业医生.在底特律的诊所里,他发现这个工商业突飞猛进的城市里居然有那么多的底层穷人付不起医疗费.耳闻目睹的社会现实已经让白求恩开始厌恶医疗制度的不平等.很多需要救治的穷人因为没有钱,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或延误治疗.白求恩在底特律医疗社团里大声疾呼,批评当时的医疗制度.但是,社团的其他成员并不赞同他的意见.1934年,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他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的不平等,以及医术对救助穷人的局限性,“我们是医生,无法改变使人感染疾病的外部环境.贫穷、饥饿、卫生条件差、长时间的劳作和沉重的精神压力等,这些都是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要考虑的问题.”白求恩提出了建立全面的社会化医疗制度的建议,希望加拿大能够改革医疗制度.他说:“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社会和政治经济领域的伦理道德问题,而不仅是医学经济学的问题.医疗制度必须被看作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提供医疗保障的最好的形式是改变经济体制,消除无知、贫穷和失业.”白求恩是加拿大第一个提出建立公共医疗制度的人,但在当时,他的建议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白求恩尽自己所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作出努力.1936年,白求恩创立了蒙特利尔人民健康保障组织,它由100名医生、护士、牙医和社会工作者组成,为最需要医疗救助的人提供帮助.
  白求恩到达晋察冀前线之时,正是中国抗日战争困难之际.在日伪军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下,八路军指战员有时只能用喂马饲料充饥,白求恩也曾经拿土豆当饭吃,艰苦的程度可想而知!他应聂荣臻聘请担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时,毛泽东特别打电话给聂荣臻:每月要发给白求恩100元生活津贴,对他的意见和能力完全信任.白求恩得知消息后,立即给毛泽东写信:“我谢绝每月100元津贴.”在工作中,白求恩更是殚精竭虑,恪尽职守.
  聂荣臻回忆说:白求恩一到五台县,立即开始紧张的诊断医治工作.第一周就检查了医院全部500多位伤病员,第二周开始做手术;经过四周的时间,就治好147位伤员,使他们恢复健康,重返前线.在1938年反“扫荡”中,他在六天内医治了120名伤员,做了105例手术.在一次贺龙指挥的冀中 齐会战斗 中,他连续工作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做了手术.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丝毫不顾个人安危,而把不能挽救一名战士生命当作是对他最大的痛苦折磨.他还曾经两次为伤员各输血300毫升(有两人在1955年都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对医护人员说:“我是O型血,万能输血者,抽我的!”“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鲜血,救活一个战士,就胜于打死10个敌人.”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八路军的医务队伍,多数是农村战士参军以后边干边摸索成长起来的,没有得到基本训练.白求恩看到这种情况,就亲自编写教材,亲自讲课.白求恩在救治成千上万个战士生命的同时,还完成了重要医学著作《游击战争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被称为“他一生最后心血的结晶”.他还经常到各处医院去检查,连放茶杯盖时,口要朝上一类的细节也作出交代.一次,他看到军医在手术间隙削梨吃,大怒,一把抓过梨扔出窗外.他看到医生给伤员正骨,竟忘记上夹板,怒不可遏,当场给那位医生一巴掌.他说:这会使伤员终身残疾的.火发过后,他仍然耐心地给那位医生讲解为什么要上夹板,并演示操作要领.他自己以身作则,对伤员“极端的负责任”.在很短的时间内,白求恩的名字成为传奇,成为战士们的保护神.“进攻!白求恩和我们在一起!”这是战士们冲锋陷阵时呼喊的口号.战士们认为,有白求恩在,他们的生命就有保障.
  白求恩到了中国,看到医疗条件太差,医生水平很低,战士得不到妥当的治疗,十分焦急,决心建一所正规的医院,进行教学,培训医生.从敌强我弱、战火纷飞的形势来看,建设这样一所医院是不现实的,但出于对白求恩的尊重,首长还是批准了他的计划.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白求恩心爱的医院建成了,他决心把它变成“模范医院”.但建成开业仅仅三周,日军的炮火便把它毁掉.白求恩明白了,在敌强我弱的游击战区,医疗也应该是游击形式,流动医院.于是,他就地取材,设计了可由两头骡子负驮的手提式手术室.有些伤员分散在游击区居民家里,他和医疗队冒着危险去为他们做手术.4个月里,行程1500余里,做手术315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伤员1000多名.为了适应战争环境,方便战地救治,组成流动医院,组织制作了药驮子,可装做100次手术、换500次药和配制500个处方所用的全部医疗器械和药品,被称为“卢沟桥药驮子”;制作了换药篮,被称为“白求恩换药篮”.
  他对人民对同志极端热忱,对工作对伤员高度负责,总是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爱护.他宁肯自己挨饿受累,也要尽量减轻伤员的痛苦.他把布鞋拿给伤员穿,自己穿草鞋,甚至打赤脚.他在手术之余,还自己编写教材,他编写的《初步疗法》、《战地救护须知》、《十三步消毒法》等教材在翻译后印发给大家,极大地提高了抢救效率,为八路军培养了大量医护人员.他是技术高超的专家,却拒绝享受高于别人的津贴.他曾说:“你们不要把我当作古董(瓷瓶),我是来工作的.你们要拿我当一挺机关枪来使用.”
  1939年11月1日,白求恩在为一名重伤员做手术时,不慎划破手指,感染中毒发生败血症.聂荣臻命令医院和部队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白求恩.11月12日,白求恩写了遗嘱:“亲爱的聂司令员:今天我感觉非常不好――也许我会和你们永别了!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有贡献.……每年要买250磅奎宁和300磅铁剂,专为治疗患疟疾者和贫血病患者.千万不要再到保定、天津一带去购买药品,因为那边的价钱要比沪、港贵两倍.……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日子.让我把千百倍的谢忱送给你和其余千百万亲爱的同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白求恩还对身边的同志说:“请转告毛主席,感谢他和中国共产党给我的帮助.我相信,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定会获得解放!”
  白求恩不幸逝世后,中共中央发了唁电.朱德也致电他的亲属并撰文表示沉痛哀悼和深切慰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挽联是:“万里跋涉,树立国际和平,堪称共产党员模范;满腔热血,壮我抗战阵垒,应作医界北斗泰山.”延安《新华日报》还发表专文,沉痛悼念“我们伟大的伤员救星陨落了!”这种感天地、泣鬼神的自我牺牲精神,不知道感动和激励过多少中国军民.可以说,中国抗日战争后来的胜利以及中国建设事业伟大成就的取得,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我们党充分发扬了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 白求恩精神 .

郁闷,自己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