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阅读欣赏活动中的几种形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8 13:29:21
小班阅读欣赏活动中的几种形式

小班阅读欣赏活动中的几种形式
小班阅读欣赏活动中的几种形式

小班阅读欣赏活动中的几种形式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阅读欣赏活动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策略,以期获得教育成效.
  一、小班幼儿在阅读欣赏活动中的特征分析
  大多数幼儿对阅读欣赏活动兴趣不是很浓,缺少“读书”的经验往往欣赏一两遍就有些不耐烦了,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倦怠行为,这与其年龄特征是息息相关的.
  从认知方面看,幼儿的大部分知识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主要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和其他一些活动来传授知识,这符合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的喜欢和需要探索与学习,他们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仓库是其自身在与客观环境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我建构的.”所以,单一的阅读欣赏行为是不会唤起幼儿的兴趣.
  从情感方面,小班幼儿活动的动力来自内在的需要,包括享受、自由娱乐的需要.因而,愉快性是幼儿活动的基本法则.从阅读欣赏角度看,幼儿对图书、汉字本身的兴趣不大,但对美丽的图画、动听的故事、恰当的模仿动作等确有浓厚的兴趣.幼儿无法忍受成人式的“读书方式”,他们对不同的活动方式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兴趣.因此,开展阅读欣赏活动时,如何针对幼儿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小班阅读欣赏教学活动中的几种形式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完整结合.教学艺术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形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手段的巧妙结合.陶行知先生的“迷、悟、爱”育才三方针明确指出,只有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由“迷”进入“爱学、乐学”的境界.而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与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我们把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入手,创新了几种阅读方法.
  1、词曲演唱法
  运用音乐的教育手段,可帮助幼儿进一步体验儿歌中的情境,感受儿歌中表现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如,在学习儿歌《大苹果》中,教师首先让幼儿欣赏歌曲《大苹果》,孩子们在优美的音乐中学唱了歌曲,而且歌词是与儿歌中的词句是一样的,孩子们尽情的用自己的情感表现一个大苹果的样子,兴趣一直较浓.再如,在儿歌《小蚂蚁》的学习中,孩子们在欣赏了一两遍后,老师播放了《小蚂蚁》的歌曲,孩子们的兴趣一下高涨了许多,他们在生动的音乐中把自己刚欣赏的词句演唱了几遍,还想唱呢,让孩子们再将阅读活动穿插其中,边说边唱,孩子们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儿歌内容,欢快情绪贯穿始终.孩子们在优美的旋律里学习汉字、词语,进行阅读,真是妙趣横生.
  2、故事情境法
  欣赏文学作品是感知理解文学作品,并尝试艺术地建构语言方式的行为.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构成,它带有口头语言的特点,却不同于口头语言,而是艺术语言的集合体,对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特别的意义.而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更是受到幼儿的喜爱,他们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语言、动作特点等,有着天然的喜好.教师充分利用了幼儿的这一特点,在儿童阅读欣赏中适当的加入了一些故事情节,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欣赏兴趣.如在欣赏儿歌《小蝌蚪》中,教师讲述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孩子们一直跟随着故事情节,为小蝌蚪能不能找到妈妈而担心,最后终于找到了小蝌蚪的妈妈—青蛙妈妈,孩子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而此时,老师适时在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小蝌蚪》:小蝌蚪儿小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孩子们用故事中的情趣语言阅读欣赏这首儿歌,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
  3、看图讲述法
  看图讲述法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听读游戏识字中的图画色彩鲜艳,有较强的艺术性、科学性.幼儿观看图片,要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创造性的表达出来,要通过说、讲来达到目的.说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幼儿参与看图说话的积极性,满足幼儿说话的需求,多给幼儿以鼓励,多给他们创造说话的机会.教师的提问设计也要讲究艺术,要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了如指掌,才能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如我们在欣赏儿歌《小白鸽》、《天上有个雷公公》等课文之前,先让幼儿观看课文中的图画,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各类型的提问.如描述性的提问:小朋友从《小白鸽》这幅图画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比较直观,一般的孩子都可以回答.如一个小朋友说:我看到了小哥哥、小妹妹,还有一只小白鸽,在哥哥的手上.也有个别幼儿只说出一两种,教师也应进行及时鼓励,从而培养幼儿的讲述兴趣和自信心.还可以进行一些想象性的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哥哥和小妹妹在干什么?这是画面以外的内容,幼儿必须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才能回答.这一过程可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想象与推理能力.如有的幼儿会回答:小妹妹想和小白鸽做朋友,她想喂喂它等.教师可以进行追踪似的提问:她应该用什么办法能和小白鸽交朋友?幼儿的想象进一步开阔,问题答案也较多.经过了这一过程,幼儿对画面内容有了比较完整地认识,在阅读欣赏时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
  另外向幼儿展示的画面还包括投影、录像,它能生动地再现某一生动情节.利用媒体,化抽象为形象,化模糊为直观,把万事万物展现在小朋友面前.如学习《五只小松鼠》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内容,制作了五只小松鼠的幻灯片,把小松鼠调皮可爱的样子展现在小朋友面前.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学习儿歌,理解内容也就容易了.
  4、肢体动作表演法
  在幼儿的艺术教育中,幼儿的创作过程是他们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富有个性与创造性的表达.这在《纲要》中有所体现.在幼儿的阅读欣赏活动中,老师用艺术教育领域中的肢体动作表演与儿歌中的词句相结合,使幼儿在阅读欣赏过程中,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感受儿歌,让幼儿饶有兴趣的学习.这有别于音乐教学中的韵律活动,前者是根据词句来表达,后者是依据一定的音乐韵律.而二者的共同点都是能够自如的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行再创造和创造性表现.如在第一册《飞机》〉中,教师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儿歌中的内容,孩子们做自己的独特动作表现着儿歌内容,做得生动而形象,他们把小飞机的样子表现了出来,教师再把自己的动作让幼儿看,让一幼儿与老师共同表演“往下落,坐上去,往上抬,飞起来,飞到天上下不来.”在与幼儿的共同表演中,孩子们分享着共同的愉悦.孩子回到家中与自己的爸爸一起欣赏儿歌后再做这些动作,自然,欢乐的氛围萦绕着他们,而我们的欣赏活动也在其中获得了良好的成效.
  另外,在阅读欣赏活动中,相应的环境布置、教师的互动性指导、语言暗示等方式也发挥着不同的教育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深切感受到“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教学为幼儿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了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教给了幼儿阅读的方法,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幼儿通过阅读,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走上了良性学习的习惯.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是一个值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