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10:13:36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一、 语言训练的现状《新课程标准 》 实施以来 ,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 ,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 ”、 “合作 ”、“ 探究 ”、“ 开放 ” 等阅读形式 ,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 ,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 复述、 背诵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 ,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 ,忽略了语言的形式 ,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逐渐淡化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二、 《语文课程标准 》 的有关理念《语文课程标准 》 中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语言是工具 ,对工具的掌握、 使用和操作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技能.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训练.这种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 有步骤的练习.既有明确的目的 ,又要有科学的方法.其实传统的语文教学进入误区主要原因是 ,对学生的训练太呆板、 太僵化、 太机械 ,学生学习知识是完全意义上的被动接受者 ,并且主要为应试服务.在新的课改实践中语言训练不能取消 ,而需重新构建 ,语言训练不仅是指语文智能的培养 ,而且浸透了语文情感.在内容和目标上 ,既包括外在语文行为的训练 ,又是指导包括内在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二者是相互转化和相互建构的 ,是统一的.三. 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1、向教材借修辞手法,让自己的语言更生动小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是稚拙的,同时又是可塑的.新教材在编排上增加阅读量,增加了经典诗文、优美词句的积累.许多课文都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让文章更优美生动.我们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让学生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继而寻求写作中可供借鉴的突出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让自己的语言更生动.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第二自然段时,引导学生体会“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这句话所运用的比较手法后,继而引导学生体会“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中排比句式的妙用.然后让学生观看九寨沟录像后,出示句式:我听说过---------------的壶口瀑布,看见过-------------的庐山瀑布,游览过----------------------的黄果山瀑布,却从没看见过九寨沟冬天的瀑布.九寨沟的瀑布真-----------啊,------------------------;九寨沟的瀑布真-----------啊----------------------;九寨沟的瀑布真-----------啊,------------------------.有了语文教材这个例子,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于是一段段精彩的段落呼之欲出.如“我听说过惊涛骇浪的壶口瀑布,看见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游览过雄浑瑰丽的黄果树瀑布,却从没看见过九寨沟冬天的瀑布.九寨沟的瀑布真纯啊,纯得找不到一丝斑点;九寨沟的瀑布真奇啊,一个个冰条如洁白的竹笋;九寨沟的瀑布真静啊,湖水冰冻了,岩石冰冻了,连空气似乎都冰冻了.”这正是由于教师深度挖掘了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让学生乐于动笔,有效地借鉴了修辞手法.2、抓住教材中语言空白点进行补白训练文本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空白,省略和模糊之处,甚至每一个句子中都有未写出的地方,一次文本就像一张布满空间的渔网.读者把文本作为自己的对象,在对象化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经验和想象的东西注入到文本的描写之中去,使原本只是符合抽象物的文本变得具体了.文字描写中空白、省略、模糊和模棱两可之处,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活动过程中,被填补、补充、清晰化和明确化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点”,开展创造性阅读活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例如:《去年的树》一课中“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里的两个“看”就可以作为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落脚点,让学生想象鸟儿的内心世界.有的学生说:“我是不是唱得还和去年一样好听?我会一直想念你的!”有的学生说:“亲爱的树啊,我的朋友,我会永远记住你的!”通过品读、想象、感悟,训练学生的语言,在文本特定的情境中还原并经历文本表现的生活,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受到鸟儿“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情感熏陶.3、向教材借表达方法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优美生动的教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表达上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学习作者的运用语言的方法.这样一来,教师就不是纯粹的“教教材”了,而是“用教材来教”了.如学习《花钟》这篇课文,文中第一自然段写“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蔷薇绽开笑脸,睡莲醒来,万寿菊欣然开放-----”等等让学生感受同样是“花开了”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表达,还让我们从中读出各种花的不同姿态、不同性情,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告诉学生这正是我们写作中所缺乏的.同时强调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它们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完这段后我要求学生回忆平时在校园里和公园里看见过的花,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来仿写一段话.语言文字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不是孤立分开,而是相互交叉渗透.无论是哪一种的方法,都离不开学生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离不开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技能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利用教材,以一法为主、多法为辅或多法并用的方式,进行最优化、最有实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切实提高,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